论著
CT和MRI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效率的Meta分析 吴从婷 (1-5)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曾瑜,梁淋,李小翡,陈坚芳,吕建惠 (6-8)
粪便隐血试验阴性的结直肠腺瘤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关联 冯倩蓉,李仁君(通讯作者) (9-12)
分析心律失常患者中联合应用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的效果 徐德广 (13-16)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王萍韬 (17-20)
肝硬化患者抗肝性脑病治疗前后部分指标对比研究 周俊,申秋艳(通讯作者) (21-24)
水光针靶向注射PRP对面部老化患者皮肤情况的影响研究 程华平 (25-28)
探讨维生素D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性早熟患儿疗效及对促生长素轴与生长速度的影响 林家海 (29-31)
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 卢宏全,黄国定 (32-35)
临床医学
3.0TMR相位对比法对成人脑积水的脑脊液流体学改变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价值 李志刚,林纯钧,杜立新,王攀,王文 (36-41)
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的疗效临床研究 范国斌,王声兴(通讯作者) (42-44)
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霍红丹 (45-48)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曹放[1],何兴伟[2](通讯作者),王敬维[1],曾锐琳[1],杨钰洁[3] (49-52)
大柴胡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张振兴 (53-56)
大黄素缓解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进展 成鼎文,朱海丽,刘玲 (57-60)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和对产程的影响 吕柏 (61-64)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赵瑞锋 (65-69)
红光治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范霞[1],毛诗雨[2],李丽芳[1],石琼[1] (70-73)
进展期胃癌手术后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种植转移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高群广 (74-77)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双全,姜文涛,蔡涛,龚志勇,廖波(通讯作者) (78-81)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措施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李娟娟 (82-85)
开颅夹闭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刘石保,张伟,刘瑚波 (86-89)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急性哮喘的药效探讨 孔斯莉 (90-93)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 汪栋 (94-97)
内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王雪松 (98-100)
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 傅芳 (101-103)
蒲参胶囊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及可行性分析 马晓庆[1](通讯作者),周韦韦[2] (104-10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甲钴胺与硫辛酸联合疗法的效果分析 方亚军 (109-112)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 赵红梅 (113-115)
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毛莉瑶 (116-119)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胡邦,谢芬,肖伟红 (120-122)
羊水细胞离开母体后接种时间对羊水培养成功率(染色体制备)的临床研究 蒋爱琼,覃雪春,陈世新 (123-126)
医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雒丹 (127-131)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马文强,曹利玲,曾蓉 (132-136)
护理医学
1例终末期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妊娠后顺利分娩的护理 陈洪 (137-140)
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 罗嘉[1],罗意[2] (141-14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朱晓娟 (144-147)
精细化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 李宾莲 (148-151)
浅议大面积烧伤护理 李正芳 (152-156)
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张殿娇 (157-160)
整体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提升的效果分析 王洋 (161-164)
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单小青 (165-167)
医院药事
部分国家高值专科国谈药品落地情况分析 何阿妹,徐源,吴卿仪,陈珉惺(通信作者) (168-173)
关于我院门诊人流术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钟丽红 (174-177)
医学心理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促进预后康复的作用 张美莲 (178-181)
医学教育
3D打印技术在骨科护理及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冯树佳,李仙,王琼(通讯作者) (182-185)
多模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姚晔 (186-188)
高职单招护理专业《护理操作技术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 陈竹盛,周鑫 (189-192)
临床教学医院本科生实验室临床检验医学教学初步实践与探索 胡雯,于世荣,马云霞,丁媛,康晓静(通讯作者) (193-196)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琚保军,王永霞(通讯作者),李桓 (197-201)
技术与方法
TAPP术中疝固定器与医用胶固定补片效果的Meta分析 刘鹏程[13],唐奇[1],陈晓龙[2],张茂[3](通讯作者) (202-206)
静脉置管技术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回顾性分析 康琼分,高莉,张娴,廖文戈,夏忆 (207-209)
两种不同细胞蜡块制作方法的比较 李婷,张富琴,李悠,谭娜,巩丽 (210-213)
两种不同肋软骨支架搭建方式在唇裂术后鼻畸形修复中应用比较 黄海年,朱飞(通讯作者) (214-217)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与电子线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杨世锋 (218-221)
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与放置T管引流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 李建新,赵小忠,李华林 (222-225)
放射与影像
超声技术在学龄前期儿童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张云锋,占霖森,刘珊,李东,兰允平(通讯作者) (226-229)
分析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程珊珊 (230-233)
医药检验
基于常规血液检测指标评分的胃癌诊断分析 李梦珍 (234-241)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检测结果分析 李仕伟[1],胡怡[2](通讯作者),石成[2],常苇[2] (242-244)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贾胜美 (245-249)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加味四逆散联合针灸疗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朝美,房立栋 (250-253)
现代中西医不同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研究进展 温娜,朱蓝玉(通讯作者),李雪,杨璇 (254-257)
脂蛋白(a)的中西医研究现况 阿卜杜萨拉木·阿迪力[1],祖丽胡玛尔·阿卜杜热合曼[2],李晓瑞[1],许红峰[2](通讯作者) (258-261)
病例报告
低级别胎儿型肺腺癌1例病例报道 沈军,史玉静,毛玲,祝寅,梁靓(通讯作者) (262-265)
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王力欣,赵美,余青青,杨利,夏进(通讯作者) (266-269)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医疗损害鉴定二例 蒋帆[1],任宏斌[1],姜恩雨[2] (270-273)
中国老年人多重慢病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冯月静[1](通讯作者),来鑫[2] (274-278)
综述
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马晓佳,吴刚(通讯作者) (279-283)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研究进展 曾秀梅,莫利容,马丹华 (284-288)
高分辨CT双气相扫描对小气道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进展的探究 胡晓彤[1],常晓悦[2] (289-292)
量化食物黏稠度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摄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刘娥 (293-297)
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临床管理最新研究进展 梁修宇,张晓红 (298-302)
压疮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季乐萍,姚怡君,张依,陈施杭,黄仁东 (303-306)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陈铃铃[1],熊尚全[2](通讯作者) (307-311)
足细胞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冯晨[1],候帅[1],谢圣芳[2](通讯作者) (312-316)
康复医学
加速康复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现状 孙扬 (317-320)
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护理的循证实践 胡静,潘琴 (321-324)
康复护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李艳鸿 (325-327)
运动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王霄云 (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