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下肢动脉血栓的患者护理 孙立义 (1-3)
CD62L、PCT与RRI联合模型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吴雪兵,敖华,李明(通讯作者) (4-6)
CalliSpheres微球与PVA颗粒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贺光辉,杨昆宁,潘建亮,韩爱强,高志 (7-10)
PDCA循环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的影响 李云蕾,花静,王文阳,汤红芳 (11-14)
TK1联合PGⅠ、PGⅡ、G-17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张敏[1],龚伟莉[2],魏琦[1] (15-17)
补肾壮元胶囊对肾阳虚小鼠生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牛家凤 (18-21)
成人腺源性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徐若男,路明(通讯作者),刘青,靳丽丽 (22-25)
痤疮发生与区域环境气候之间的关系 周秀玲,张佳欣,代梦琦 (26-29)
观察乳清蛋白粉在低蛋白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良书 (30-33)
改良直肠滴入装置在肿瘤患者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金晓芬,姚昌杰(通讯作者) (34-37)
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观察分析 牛忠江 (38-41)
静脉用单抗类抗肿瘤药物的输液器选择 何文萃 (42-45)
急进高原健康电网职工心脏形态变化与海拔高度关系研究 鲜海英[1],何清华[2](通讯作者) (46-49)
鸡胆口服液+头孢克肟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张娟 (50-53)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蒙药复方三子汤中栀子苷的分析方法 秦颖[1],贾浩延[2],吴特尼格尔[1],赵子龙[1],赵丽娜[1] (54-58)
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错合畸形伴慢性牙周炎的安全性评价 赵紫妤[1],孟洁[2] (59-62)
微波治疗仪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即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 兰雪艳 (63-66)
消化内镜下治疗在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李记 (67-70)
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评价 马春英 (71-74)
治疗性血浆单采术对高脂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罗月会,张姣姣 (75-80)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岳海英,刘菁,刘文其(通讯作者) (81-85)
“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下提高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精准度的策略分析 司周洁 (86-89)
临床医学
2型糖尿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莉芬,王翀 (90-92)
腹腔镜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伟 (93-9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李海红 (97-100)
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贺英 (101-104)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甲状腺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价值 周静[1],田亚君[2],单文生[3](通讯作者) (105-108)
论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丁凡 (109-111)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RANTES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究与讨论 朱忠方[1],郭玉梅[2],王奇[1],安燕芳[1] (112-114)
浅谈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与临床药学展望 刘金慧 (115-118)
食物蛋白过敏临床特点分析 杨娇,梁健女,林兴,刘鸿(通讯作者) (119-122)
探讨重度脂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王永胜 (123-126)
香砂平胃散联合香砂六君子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并发便秘的临床观察 曹迪[1],江宁祥[2],范博妍[1],赵艳[1],马冬[1] (127-130)
盐酸舍曲林联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 黄胜男[1],秦巍[2](通讯作者) (131-134)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情况的临床影响 苏晓林 (135-138)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诊治探讨 魏昌益 (139-14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早期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的临床研究 孟宇,魏志勇,张营,谢克亮(通信作者) (143-146)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朱凤华 (147-149)
护理医学
妇科人性化护理探讨 李娜 (150-153)
妇产科常见急诊病人抢救护理 尚瑞霞 (154-157)
功能锻炼联合延续性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谢丹 (158-161)
护患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 管晓娟 (162-164)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李芹 (165-167)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吴丽娟 (168-170)
基层医院内科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及防范措施 管晓娟 (171-17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防及分级护理 杨露[1],黄维肖[2](通讯作者) (174-176)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苏黎华 (177-180)
浅谈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及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对提高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作用 彭媛媛 (181-184)
浅析心内科人性化护理效果 马忠新 (185-187)
全面护理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庄雪莲,王艳(通讯作者) (188-190)
试析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李娇 (191-194)
术后护理对妇科腹部手术预后的影响 王晓倩 (195-198)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刘芬 (199-201)
胸心外科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对策分析 张靖 (202-205)
心内科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护理体会 王晓炜 (206-209)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廖方艳,杨建芳(通讯作者) (210-213)
综合护理在银屑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刘红 (214-217)
医院药事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自评健康、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雪梅,宋华 (218-222)
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邵成志[1],[2] (223-226)
静配中心日常工作中不合格处方的分拣识别及改善对策研究 汪玮[1],[2] (227-230)
我院2021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 管思宇,严安定 (231-234)
医学心理
关于初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护理体会 殷立霞 (235-237)
医学教育
TBL、CBL联合线上线下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张楠 (238-240)
临床药物治疗学各论见习课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陈金凤,丁楠,李东锋(通讯作者) (241-243)
《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陈钰沁,杨雁,赵明智(通讯作者) (244-247)
卫生与预防
重庆某区学生近视及教学环境采光照明现况研究 熊飞[1],喻瑾[1],何佩霖[1],肖伦[1],于海燕[2](通讯作者) (248-252)
技术与方法
PDCA循环法在静配中心降低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的应用 杨玲[1],[2] (253-256)
SBAR沟通模式联合“Head-to-toe”评估法在EICU患者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 李娇,赵亚东,殷荣,李沁,王红娟 (257-259)
放射与影像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方法研究 张清杰 (260-262)
经腹超声介入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观察 陈怡萌 (263-265)
医药检验
粪便基因检测与肠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顾文斌,王勤,杨金露,丁志伟,余福才 (266-268)
外周血象检查对常见白血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杨淑赟,王艺慧 (269-271)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风湿骨痛片联合推拿、火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探讨 陈伟 (272-275)
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王彩薇 (276-278)
病例报告
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体会 陈月秀 (279-282)
补心汤治疗老年性口干症64例疗效观察 李巧球[1],白璐[2] (283-286)
综述
甲亢性肌病研究进展 陈基运 (287-289)
康复医学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量化活动对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的应用研究 朱梦铖,王良梅(通讯作者) (290-293)
脑卒中后病人肩手综合征热敏灸配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蒙丹 (294-296)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王超 (2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