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CO2激光治疗皮肤病性病尖锐湿疣效果及有效性 徐冲 (1-4)
HIF-1α及下游因子Fascin-1对肝细胞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龙成[1],韦花媚[2](通讯作者) (5-9)
MC4R与肥胖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杨曦 (10-16)
PCT、CRP、SAA联合检测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何筱玲 (17-20)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徐冲 (21-24)
国内外院前急救医疗模式研究及国内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李国峰 (25-30)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的预防价值 柳青岚,孙开梅 (31-34)
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探究 刘丽景 (35-38)
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及卵泡发育的异常机制 刘梦晨 (39-41)
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邓嫒,张联珍,秦欣蕾,雷佳芳 (42-4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合用拉贝洛尔与依诺肝素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意娇,王鑫,封浪(通讯作者) (46-49)
上海市松江区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 林立丽,周小建,吴嘉婴(通讯作者) (50-54)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在前庭性偏头痛与梅尼埃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黄文龙[1],王亚康[2],陈玉赞[3],汪燕[4] (55-59)
探讨联合补体C3水平的模型诊断婴儿胆道闭锁价值 梁奇峰,梁鉴坤,付捷,刘涛,温哲(通讯作者) (60-64)
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张腊梅,陈艳,郭颖超,孙秀勤,刘姣姣 (65-68)
奥曲肽辅助胃镜介入治疗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 张翀 (69-71)
临床医学
对比探究良性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差异 陈辉萍 (72-75)
动脉灌注化疗在不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郭梦书 (76-78)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张寒梅 (79-81)
分析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孙园园 (82-85)
分析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应用酚妥拉明结合奥曲肽的治疗效果 赵海涛[1],罗晓东[2] (86-89)
关于靶向抗肿瘤药物致肺损伤分析 陈邹媛 (90-93)
改良式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王壮 (94-97)
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疗效分析 张旭 (98-100)
呼吸内科临床治疗重症哮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李琳 (101-103)
经腹部浅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张艳琴 (104-107)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段国华 (108-110)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全科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孙金玉 (111-114)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赵美容[1],宋春桃[2] (115-118)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谢广迪 (119-121)
脑梗塞后遗症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观察 赵庆军 (122-125)
气压治疗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叶兰,鲁春雁,张琳(通讯作者) (126-129)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 秦龙 (130-133)
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高芳芳 (134-137)
思维导图在肿瘤学临床见习课教与学中的应用 付桥粉,张勇,李荣清(通讯作者) (138-141)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心肌酶谱、NF-κB水平的影响 孙小芳,李鸿海 (142-144)
温针灸治疗老年人肩周炎的临床分析 王月圆 (145-148)
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效果 陶丽 (149-151)
小柴胡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肝气郁结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王奕,冯学功 (152-154)
醒后卒中多模式MRI指导下的溶栓治疗及有效性评价分析 刘东伟,李义亭,王坤,逄淑秀,陈晓阳 (155-157)
阿利沙坦酯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程香,农彦林,王安,张强 (158-161)
护理医学
ERAS在基底节区脑出血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刘敏,严立立,卢建梅 (162-165)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躯体功能的影响观察 张晓娜 (166-169)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许朋燕 (170-173)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颜媛,马贞容(通讯作者) (174-176)
基层医院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综合护理价值体会 卢丽娟,段冬生 (177-180)
论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 王欢 (181-183)
慢性肝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杨婉文 (184-186)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 张娟伟 (187-189)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观察 周铌 (190-193)
随访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中的应用 贺泉 (194-197)
探究内科肿瘤化疗患者止呕护理应用效果 林泽旋 (198-200)
探究新时期保障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途径 刘娟如 (201-204)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丁桂芝 (205-208)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 陆晨旭 (209-212)
预见性护理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周明月,周琴,王玲,秦庆芳 (213-215)
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戴佳萍 (216-219)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玉清 (220-223)
针对性护理对提高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耿嘉 (224-226)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疼痛及睡眠的影响观察 仇佳丽 (227-230)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结合循证护理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分析 丁伟丽[1],李艳萍[2],黄青[3],王丽欣[4],马金璐[5] (231-234)
医院药事
细节化药学服务对慢阻肺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胡深媛,包依琳,王丽萍,马鑫萍 (235-238)
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常佳,王娜,戚雯婧 (239-242)
医学心理
心理护理联合微课健康教育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向思 (243-246)
正念减压训练对肿瘤科护士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 李菊清 (247-250)
医学教育
Teach-back教学法在初始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巢昕 (251-253)
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信息回授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中的应用 高菁 (254-257)
放射与影像
肌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研究 胡元元 (258-261)
医药检验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氯霉素滴眼液含量 董琨 (262-265)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初探中西医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林伟,黄柳莺(通讯作者) (266-270)
中草药制剂防治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试验研究 余双祥,戴志亮,刘付国树 (271-274)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分析 罗志红,刘非非 (275-278)
在现代医学诊断分型基础上再纯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守正与发展思路 宋云峰[1],陶春霞[2],宋池[2],丁启[1],宋家明[1] (279-282)
病例报告
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结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曾庆娇[1],刘会雪[2],程建刚[2],焦娜[3] (283-286)
广饶县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报告574例分析 王峰 (287-289)
康复医学
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盛畅 (290-293)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对肝切除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桑玲玲 (294-296)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邹梦婕罗珍 (297-300)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探究 张明慧 (301-304)
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 徐慧 (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