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19-2020年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段海霞 (1-4)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行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分析 廖盛利[1];唐述权[2];杨小清[2];霍锐[1](通讯作者) (5-8)
CD44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韦云宝;李妹燕(通讯作者) (9-13)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及心血管相关指标的影响 卢小云 (14-16)
分析风险分级管理在降低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 赵辉 (17-20)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与后路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研究 李国剑 (21-23)
苦参碱对LPS诱发的中耳腔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许冬青;常斌;李成文(通讯作者) (24-27)
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患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的效果 包瑛;李思琪 (28-31)
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珏 (32-35)
乌司他丁联合纤支镜在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韦家军;车义(通讯作者) (36-38)
血浆置换在高致敏肾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王一鸣 (39-41)
型糖尿病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同血糖变化、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 贾彬彬 (42-45)
心力衰竭的性别差异 陈娴雅;肖骅(通讯作者) (46-49)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终板矢状面形态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王富春;贾国银;彭波涛;刘纯 (50-53)
临床医学
Chiari 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四脑室流出道疏通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杨晓滨;杨安强;李洪;陈飞雄;刘松 (54-57)
LEEP刀治疗13例宫颈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吴立惠 (58-60)
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边芸萍 (61-64)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吴景煌 (65-68)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付俊飞;段彩霞 (69-72)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旁腺素的影响分析 吴绍发;朱瑜(通讯作者) (73-76)
基于普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临床指标与冠脉造影对比探索 吴春林 (77-79)
内镜下喷洒止血与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 黄玉珠 (80-82)
评价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张晖 (83-85)
浅析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韩军伟 (86-89)
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管理的效果分析 侯会影 (90-93)
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难治性肾内结石临床研究 邵丽军;袁晓菲;王海江;彭洪涛;张朝华 (94-96)
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效果观察 吕岩 (97-100)
探讨补肾益气汤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张霞 (101-103)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新;高凯;丁辉耀;宁锋;黄国忠 (104-106)
用药环境管理用于消化内科安全用药的效果 高彬 (107-109)
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任海洋 (110-112)
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阴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龙玉冬 (113-116)
护理医学
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进展 劳颖兰 (117-120)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蔡莉 (121-123)
精细化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王秋霞;赵娜;李颖;李亚 (124-127)
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研究 韦桂凤 (128-131)
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的影响 张译文;李爱清(通讯作者) (132-135)
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的相关分析 金薇娜 (136-139)
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踪会晶 (140-143)
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 兰芬 (144-146)
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梁晓灵 (147-150)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闫立娟 (151-154)
胰岛素泵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FBG、2hPBG指标的作用 李俐蓉;邱建刚(通讯作者) (155-158)
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幸 (159-161)
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朱益云 (162-165)
医院药事
市级公立智慧医院建设初探 吴柳;刘量 (166-169)
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张雪松 (170-172)
医学教育
考评结合的中期教学检查对临床多点教学同质化的应用研究 曾国 (173-176)
民办高校医学专业实验技术队伍能力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张志霞[1];陈红梅[1];廖春霞[2] (177-180)
技术与方法
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效果分析 周杰 (181-184)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婵 (185-188)
放射与影像
64排螺旋CT检查肺部孤立小结节的诊断分析 杨宇宁 (189-192)
MRI多参数成像技术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析 姜国荣 (193-196)
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效果分析 席延新 (197-200)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探讨 刘瑞娟;王猛;郭小曼;孟祥茹(通讯作者) (201-204)
医药检验
论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率结果的影响 梁宁静 (205-208)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观察 刘建光 (209-211)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王巧云 (212-215)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吴洁[1];肖劲光[2](通讯作者) (216-218)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及对激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大红 (219-221)
艾滋病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朱海秋;魏文娟 (222-225)
病例报告
黏多糖贮积症ⅢA型患儿2例并文献复习 赵渊博;张罗丹;李凡;乔俊英(通讯作者) (226-230)
培土生金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0例临床观察 杨玲玲;张绍坤;王晓红;孙玉红;杨国儒(通讯作者) (231-234)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王兆娟 (235-237)
综述
超声引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固定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王新辉 (238-241)
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 刘建光 (242-245)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展 林桐;周璇;刘洋;吴迪 (246-248)
健肝乐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血清脂肪因子与Ghrelin的影响 余爱红 (249-252)
加速康复外科措施下围手术期氧疗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谵妄发生的价值研究 左孝海;王家炜;程崇源;刘家诚 (253-255)
基于网络药理学关于“当归-川芎”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探讨 高祎[1],[2];马雪曼[1],[2](通讯作者) (256-259)
血清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评估乙肝相关性疾病中应用 叶春华;吴龙俊宇;姚庆春;黎远冬;张春燕(通讯作者) (260-263)
新型纳米递送系统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胡贤康;罗素新(通讯作者) (264-267)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人重组促红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李雪 (268-271)
益气维血胶囊治疗女性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的疗效分析 王平 (272-275)
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腰椎融合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田丽媛[1];田凤华[2](通讯作者) (276-278)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张文轩 (279-282)
锥光束乳腺CT的临床应用进展 杨鸿羽;欧阳祖彬(通讯作者) (283-286)
中医辩证治疗崩漏探究 张昌鸿 (287-290)
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评价 吴铮 (291-294)
康复医学
预康复运动在肝移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黄议;郑敏;杨晓红 (295-298)